五月的都柳江,清幽深远,仲夏的暖风迎面扑来,江上渔者悠闲自在,都柳江畔,勤劳的腊俄人民一片忙碌……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是从江县下江镇腊俄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具体体现。
这般美好的生活画面,跟从江县纪委监委派驻腊俄村任指挥所长的梁宇科坚持和努力息息相关。期间,他付出了多少汗水,尝试过多少失败,只有他自己知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驻进腊俄村,我就是腊俄人。”梁宇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梁宇科(中)经常走村串户了解群众需求。
在潘老祥的家门口,鸡鸣狗吠、热闹非凡。而此时的潘老祥却在宽敞的屋子里津津有味地看电视,生活十分愉悦。
记者和潘老祥交谈中得知,他家原来的老房子很破旧,通过梁宇科带头帮忙整治,现在房子不漏雨了,一楼墙面安装围板,地面也硬化了,家里也增添了新家具,谈到这潘老祥露出了笑容。
“召开院坝会、小组会,入户宣传住房保障政策,想尽办法联系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回家实施危房改造,帮助协调调运透风漏雨整治材料,每一件事,梁所长都亲力亲为。”在讲到推进住房保障工作时,村主任石继良竖起大拇指说到。
住房保障工作中,梁宇科当过“搬砖工”,也当过“木匠师傅”,有时也是“包工头”,经过三个多月的辛勤付出,他从业余人员成为了行家里手,完成透风漏雨整治52户、危房改造10户,让村民住上了安全房、舒适房、暖心房。
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梁宇科坚信,只要产业发展的路子对,只要干群拧成一股绳,完全可以实现快速发展。于是,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产业发展意愿,并邀请农技专家到村里面勘测土质,很快理顺了以种植百香果、油茶、种桑养蚕为主的发展思路。
村民世代种地,现在让他们种植新的产业,有很多的顾虑。为此,梁宇科与村“两委”班子商定,成立以村党支部为主导的腊娥劳务专业合作社,并采取“支部书记动员村干部、村干部动员村党员、党员动员群众”的“网格化动员”方式,分层分类、上下联动做好入社的思想动员工作。并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即村党支部负责动员土地流转、群众劳务就业和合作社管理;合作社负责技术、销售及资金流转;党员负责带动贫困户共同参与产业建设,逐渐形成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通过一年的努力,腊娥村完成百香果种植项目亩,实施种桑养蚕项目53亩;油茶种植亩,实现贫困人口产业全覆盖。另外,百香果种植基地还为9户未脱贫的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以前要到外面去找工作,现在不愁了,到家门口就有事情做,一天还能领元,我们寨子每天有30到40人在基地干活,非常感谢梁所长。”在百香果基地务工的贫困户黄妹激动地说。
每一件事,梁宇科(左一)都亲力亲为。
“引进了项目,现在客人多了,来吃饭的人也多了,每天卖两大桶的糯米饭,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腊俄桥头卖糯米饭的吴大姐也乐呵呵的告诉记者。
砺砺脱贫路,深深驻村情。
“梁所长,你怎么就回来了?弟媳在坐月子,需要你照顾,你应该在家多待几天啊。”面对已经晚上12点还伏案工作的梁宇科,村支书吴金木除了敬佩,更加感到心疼。
“村里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处理,不能耽误啊。”梁宇科头也不抬的回答道。一心牵挂村里的工作,村委楼就是他的“家”,一个月没回一次家,这是常有的事儿,许许多多个夜晚,他想孩子的时候,翻看手机看到孩子的相片,都不禁泪湿双眼。
今年来,伴随着“冲刺90天打赢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吹响,梁宇科舍小家为大家,积极带领腊俄村全体干部群众,严格按照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要求,引到全村劳动力从“引导式自发就业”向“有组织的劳务就业”转变。梁宇科一方面全面摸排全村劳动力情况,一方面积极了解务工信息,动员群众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截至目前,腊俄村有组织的劳务就业人,其中贫困户人,为群众稳定增收提供了保障。
符爱波 石元虎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刘骏娇
编辑孙蕙
编审付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