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湿疹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620/9083902.html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昆明8月22日电题:阿佤山是座什么山?

作者胡远航熊佳欣罗婕

“了解到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的深刻变化,感受到了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向国家的真挚感情,我很欣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这让位于滇西南的阿佤山再次沸腾了起来。

阿佤山是座什么山?脱贫攻坚到底给阿佤山带来怎样的深刻变化?阿佤人民为何有着强烈的国家认同?22日,中新社记者采访了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老支书代表。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上世纪60年代,这首《阿佤人民唱新歌》传唱大江南北,也让生活在西南边陲古老、纯朴、热情、奔放的佤族人走进全国视野。

佤族人生活的地方——以云南沧源与西盟为中心的佤族聚居区,被称之为“阿佤山”。这里与缅甸接壤,群山起伏、层峦叠翠。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的人大多还过着刀耕火种、食不果腹、刻木记事的原始生活。

“过去,我们吃不饱穿不暖,是共产党给阿佤山带来了光明。”71岁的澜沧县班洪乡班洪村老支书岩翁和班老乡下班老村老支书赛金,见证阿佤山的沧桑巨变。

在他们小时候,大家住的还是茅草房,上面住人,下面关牲畜,一下雨就漏水。刀耕火种收获的玉米只够吃几个月,一到缺粮时,大家只能上山挖山药来填饱肚子。

后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阿佤人渐渐住上石棉瓦房,“再不怕刮风下雨,也不再饿肚子”。如今,佤族人民已实现整族脱贫,大家早已搬进楼房,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电磁炉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不少人还买了小汽车。

开上小汽车,可是当年连佤族头人们都不敢想的生活。年,西盟县佤族头人拉勐受邀参加国庆盛典,从部落到北京,走了整整三个月。有时走路,有时骑马,走到云南驿才有车可坐到昆明,最后又从昆明乘飞机到北京。但如今,从西盟到北京,只需半天时间。

近年来,阿佤山的交通已实现历史性突破:年底,沧源佤山机场建成通航,阿佤山与世界的距离不再遥远;年底,大理至临沧铁路通车运营,阿佤山跨入动车时代;截至年底,临沧公路通车里程1.98万公里,比“十二五”增加公里。

现在,佤族人民不仅实现了当年人们期盼的“有吃有穿”的梦想,还有更多梦想照进现实。越来越多佤族人走出大山,在各行各业闯出一片天地。董秀英、伊蒙红木等一批佤族作家创作出许多感人至深的作品,活跃在乐坛的南征北战组合成员尼成就是从阿佤山走出的佤族小伙,《孤独星球》的佤族签约作者尼佬多年后重返故乡沧源,向全球推介这片秘境……

“佤族人民爱国爱家,重视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岩翁说,这种精神在历史上就有所印证。年,面对在班洪、班老地区非法采矿的英军,佤族人民展开殊死搏斗,经过四个多月的战斗,基本收复失地。“现在依然要守好我们的边疆,守好我们的国土,给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回望过去,我们感谢有共产党。所以大家写了给总书记的信。”赛金说。

在收到回信后,阿佤山人又唱起那首《阿佤人民唱新歌》。歌的尾声依旧是代表“公平、公正”的“江三木罗”。

老一辈民族工作者王连芳曾在回忆录中写道:“年中央访问团到普洱专区,当地干部告诉我们,送佤族同胞东西要每人一份,于是,我们给前来开会的佤族头人每人送了做一套衣服的布料,令人诧异的是,西盟的两位佤族头人回到山寨,将布料全部拿出均分给了全寨子的人,每人仅分到一块小布条,但人人都为此非常高兴。”

对于阿佤人而言,“江三木罗”,正是由衷的赞美和欢乐。(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