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m.39.net/pf/a_5972921.html

在云南生玉溪市澄江县东南6公里处,有一个叫做帽天山的地方,与其说这是一座山,不如称其为“博物馆”更贴切,那里有一个很响亮的外号:

地球生命摇篮。

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侯先光在澄江县帽天山发现“纳罗虫”化石,向人类揭示沉睡了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世界。

年4月23日,《纽约时报》以头版头条并配精美图片介绍了中国帽天山动物群的发现,指出“中国帽天山动物群的发现是本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年1月出版的美国权威学术刊物《科学》杂志认为,云南澄江化石的出土使脊椎动物的出现提前了6千万年,这些化石有助于古生物学者证实大约5.3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帽天山发现挖掘的化石经科学鉴定共有40个门类,多种的古生物化石,涵盖了现代生物的各个门类,还发现了多种过去曾大量存在现已灭绝的新物种,这些新发现的化石已超出现有动物的分类体系,只能冠之以发掘地名来命名,如抚仙湖虫、帽天山虫、云南虫、昆明虫等。

帽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号称地球生命的摇篮。

它的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个博物馆,实际上,整个化石埋藏带长达20公里,宽4.5公里,埋藏深度达50米以上。也就是说,走在帽天山,每一步脚下都踩着我们老祖宗的尸骨。

展览馆的解说员说,上图这条云南虫(化石)正是人类的祖先。

那天,展览馆里只有我们两个游客,诺大的空间便显得格外空荡荡。

参观完后,两位年轻的解说员姑娘拉着我们说话,当她们听说我们是从东风度假村一路走过来时,钦佩之色溢于言表,说:你们太厉害了。

当她们听说我们正在实施周游世界计划时,姑娘们激动地给我们端茶倒水。

其中一位小姑娘还要了我们的博客地址,说要跟着我们的博客一起周游世界。

俩姑娘每天都得呆在山上,工作虽然清闲,却是无比的枯燥乏味,鲜有陌生人或游客会到这里来。

青山绿水虽为佳伴,如此年轻却要天天呆在这里,也着实难为她们了。她们还热情邀请我们共进晚餐,由于天色已晚,再耽搁下去下山就有问题,我们只好婉言谢绝。

开心的是,她们告诉了我们一条近路,返程不用再走漫长的原路了。不过,这条近路还真不好走,路上几乎遇不到人。我俩根据经验和太阳落山的方向摸索着前进,在一个三叉路口犯了难。幸亏看到一类似小农场的建筑,里面一位憨厚的中年男子热情地告诉我们接下来该走的路,还特地将下一个三叉路口的选择再三交代清楚。亏了他的指点,不然那路真的很容易走错。

今天徒步总里程估计在20公里左右,虽然很累,但能在空气质量一流的抚仙湖一带做这种有氧运动,绝对超值。

早就听说抚仙湖铜锅鱼很美味,下山回到抚仙湖边后,饥肠辘辘的我们赶紧去找了一家,挑了条抚仙湖野生鲤鱼,重1.8公斤,价格比一般鲤鱼贵了很多。老板理由倒是充分:县城里卖的鱼都是养殖的,我这里是地地道道的纯天然!

好像我们捡了多大便宜一般,哈哈哈。

应了越是好的食材做法越简单的千古真理,铜锅鱼亦然:

在铜锅里放入鲤鱼,和姜丝、大葱等去腥的调料,加水,稍煮片刻即上桌,吃时就着蘸水。

因为煮的时间短,所以汤并不浓,更看不到野生鱼汤本应该有的奶白色,不过味道确实很鲜美,这也是他们最大的卖点了。

走读天下,要行以强体、观以增智,最后当然也少不了辛苦之余犒劳犒劳自己的味蕾了,你说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