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洛川县京兆村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发挥本村乡贤作用,先后被评为延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延安市文明村和陕西省村党组织标准化示范村。

京兆村由3个村民小组组成,总人口人,耕地面积亩,其中果园面积亩。全村共有党员50名,其中女党员8名。

非遗文化的传承者

今年72岁的韩礼才是“五老”志愿服务队的发起者,谈起创建服务队的想法。韩礼才说,京兆村是省级非遗名录洛川老秧歌发源地,受上一辈村民的熏陶,他从小就喜欢唱秧歌,一直希望能够将散落在洛川民间的秧歌词曲整理成册,但因工作忙而一直未能如愿。年退休以后,他决定完成自己的愿望。

为激发大家对京兆老秧歌的兴趣并将其传承下去,韩礼才经常找村上年龄大的人搜集老秧歌词和秧歌调,闲暇之余还拉上村里的老人在村里的活动室排练演唱。

年,洛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年,各镇、村积极响应号召,成立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队,韩礼才也萌发了组建京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五老”志愿服务队的想法。想法提出后,得到村党支部、镇党委的支持,退休老教师吴建元、退休老工人王金成、吴有才等积极报名参加。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休老干部,退休后没事干,本身我也对村上工作比较热爱,特别是非遗文化这方面,就主动要求参与进来。我们的服务队6个人,年龄最大的77岁。”韩礼才笑着说。

韩礼才先后整理出80多首秧歌词,其中长篇秧歌词就有49首。村里的村史馆建成后,韩礼才把自己辛苦整理多年的手稿捐赠给了村里进行收藏展览。

在京兆村史馆,“浓缩千年古韵绽放京兆风情”十个浑厚有力的大字格外显眼,馆里甘罗拜相的故事,村名起源,洛川民歌、传统村落、生产习俗、旧时农耕具,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秧歌、面花、毛麻绣、剪纸等都能看得到。韩礼才现场当起了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人进行讲解和示范。

“五老”志愿服务队把村里一些爱好捏面花、剪纸、打鼓等传统文化的表演者和传承者组织起来,不定期在村文化广场进行表演,吴孝全、吴宏林、党秋菊、赵芳玲是其中最活跃的人员。表演既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也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韩礼才还组织队员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三卷,从中摘录经典篇目和金句,并把这些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快板形式,编写成秧歌词,在文化广场、田间地头吟咏传唱。他们先后编写了《村民齐赞总书记》《五中全会新征程》《十唱总书记》《京兆老秧歌歌词集》及习近平金句快板等说唱词句,利用唱秧歌、说快板等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及村规民约,劝教村民遵规守纪、勤劳致富,从而形成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风尚。

“逢农闲时节,村上的‘自乐班’就活跃起来,说快板的、拉二胡的、吹笛子的、唱秧歌的,热闹得很,咱要继续发挥余热,为村子贡献力量。”77岁的吴宝来乐呵呵地说着。

乡村治理的参与者

“京兆村,聚福地,村规民约新风气。价值观,要牢记,爱党爱国志不移……”为了引导村民形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五老”志愿服务队还制定了《京兆村村规民约》,以快板的形式进行说唱。

近年来,在京兆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吴建元、陈百虎、吴中林、韩学牛、吴高胜等人建言献策,身体力行,积极参加村“两委”每次组织意见征集、规划商讨、事务研判会议,使村“两委”决策和部署更趋合理化,更适合村情民情。

在“五老”志愿服务队的建议下,位于该村的明生保洁公司利用无公害化垃圾处理站,把群众分类收集的垃圾,集中运转到垃圾处理站统一处理。

在洛川县交口河镇垃圾分类资源优化利用处理站,工人正对刚拉回来的垃圾进行人工分类,他们身边整齐地摆放着干垃圾桶(黑色)和湿垃圾桶(绿色)。

进入操作车间,工人吴荣军正准备将分类好的杂草放到机器内进行粉碎。

“这台机器可将树叶、瓜果皮等可腐蚀垃圾粉碎、压榨、除臭、发酵24小时后制成有机肥,养花美得很。”洛川县明生保洁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明生给其他人介绍着。

王明生曾担任京兆村党支部书记,退任后,他又成立了洛川县明生保洁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据王明生介绍说,垃圾处理站对收集的垃圾会进行二次分类,金属、纸箱等可回收垃圾分拣后可送往废品收购站;树叶、瓜果皮、厨余垃圾等可腐蚀垃圾通过粉碎、压榨、除臭、发酵24小时后制成有机肥,每天可处理湿垃圾1吨;对于不可腐蚀垃圾,如旧衣服、塑料制品,可通过低温磁化炉利用磁力运动碳化热解技术把干垃圾分解成陶瓷灰,陶瓷灰可以作为制砖的辅助材料变废为宝,每天可处理干垃圾4立方米。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将各村垃圾运送到垃圾分类资源优化利用处理站,忙起来,有时候晚上11点才能下班,虽然苦点累点,但是干了件实事,垃圾处理后既环保又能变废为宝。”吴荣军说。

这样真正实现了全村垃圾的“定点收集、定时清运、及时妥善处理”。该村还建立“五级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和“十户一体”监管责任制,对保洁公司和农户卫生保洁进行日常监管,将环境治理列为村民议事会的一项内容,引导村民养成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生活习惯,美化了环境,补齐了短板,全面提升了京兆村的人居环境。

群众致富的好帮手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必须加强村级造血功能。京兆村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通过土地流转,引贤招能,引进企业等,不断推进产业的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年,在交口河镇、京兆村、乡贤等的共同聚力下,引进长寿豆业豆腐坊,年开始正式投产。

“我们以每年元的租赁费租给该公司,该公司还要负责厂区周围环境的亮化、美化和道路硬化,同时要雇佣村上的富裕劳动力。”京兆村村书记韩文录说。

京兆村党瑞叶、谢金霞等9位妇女,以元/天的报酬被招聘至豆腐坊上班。

“一年果园的收入再加上豆腐坊打工的收入有近6万元,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谢金霞说。

自从豆腐坊建成后,谢金霞就一直在厂里打工。她们家有5亩果园,这几年果园连年受灾,也没有多少收入,出去打工家里又没人照顾。在豆腐坊打工一个月元的工资,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不耽误家里的活计。

“得知洛川人民喜欢吃豆腐,就开了豆腐坊。我们仅豆腐一天的生产量达到2万斤,在县城朝阳市场有专供店铺,村上也有代销店,这样既销售便利,也能带动就业。”豆腐坊老板徐兴国说。

与此同时,村上还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引领产业转型发展。村民吴晓军退伍后,一直在外打拼,去年在村“两委”和乡贤的号召下返乡养羊,村干部为他积极协调养殖场地,利用废弃的院落建起了羊场。吴晓军说:“养畜结合对一个家庭来说收入是非常可观的。”

如今,吴晓军已成为京兆村的致富带头人,他打算今后带领更多的村民发展养殖产业。

为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及苹果文化旅游产业,洛川县交口河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规划了智慧采摘区、苹果主题文化区、民俗服务区、生态体验区、高端游赏区五大区,目的就是在打造旅游业的同时,能带动本镇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让脱贫户增收。

京兆村党支部书记韩文录介绍,苹果主题文化公园在建设时以每年元一亩的价格,将村民的土地流转过来,以10年为期,目前已流转了亩,流转的土地由洛川县美域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统一管理。村民以平均每天元的工资被雇到苹果主题文化公园、村史馆、美丽乡村打造等项目建设,在用工时脱贫户优先,实现了村民不出村就有收益。

吴郭荣是京兆村的脱贫户,家里三口人。吴郭荣眼睛不好,妻子是哑巴,孩子是聋哑人。苹果主题公园开始打造后,他就在园里打工,负责果树修剪、上肥、锄草等,一天元,仅短期务工收入达1.5万元。

京兆旅游观光苹果主题公园、思旺冷库、长富养殖场等企业的引进,使京兆村逐步形成了豆腐渣作为饲料供给养殖企业,羊、猪粪便作为苹果肥料的小循环经济模式,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了全村产业升级转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我们村上的脱贫户在思旺冷库储存苹果是免费的,其他村民储存苹果也会比外村人每斤低2分钱,这都是我们帮忙争取的,前前后后谈了好几次。思旺冷库每年的用工量可以达到人次,企业的入驻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让农民变成职业农民,实现一份土地两份收入。”京兆村第一书记吕会刚骄傲地说着。

村民身边的“暖宝宝”

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社会各种矛盾纠纷错综复杂,破解难度增大,为此京兆村建立了和事佬调解室,把村中王明生、王贵荣、吴金芳、韩振发等一些有威望的贤能之人组织起来,搭建起了乡贤与乡村社会治理有机融合的平台。通过网格员队伍发现的一些村民矛盾纠纷,让和事佬进行调解,使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年3月,京兆村两村民因排水渠不畅发生争吵,排水渠高的村民说什么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排水渠降低,事情一度陷入僵局。和事佬得知情况后,多次找双方做思想工作,反复给他们讲和谐相处的好处,最终水渠高的同意降低水渠,邻里双方达成了和解。

近年来,京兆村和事佬化解各类民间纠纷50余起,促进了邻里和谐,逐步健全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了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乡村治理模式。

村“两委”成员和“五老”志愿服务队、和事佬调解室成员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帮助弱势群体,让弱势群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吴军民是村上的脱贫户,媳妇蔺芳侠患有脑瘤、心脏病等疾病。今年3月,医院治疗期间,吴军民修剪果树时不慎从树上摔下来。得知这一情况后,村小组长吴堡亮,医院,并帮助他办理入院和出院手续。

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