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就此告别人间的一切曾经拥有的,所以大多数人们害怕死亡,害怕失去一切,而为了气节和信念甘愿牺牲生命的人,则可以说是是中国社会乃至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之根本,或者可以这么说后人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前人的浴血奋战和英勇不屈之上的。从年开始到年,中国人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前仆后继,视死如归。这种为了气节信念和尊严甘愿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从古至今都可以在中国人身上找到,当然不仅限于王侯将相,更多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连名字都很难留下的普通人。年是个带着浓重血腥味的年份,这一年,已经占据北方的清朝在击败了大顺义军的抵抗后,迅速南下攻打刚刚立国不到一年的弘光朝廷,在清军的攻势下,原先嚣张跋扈的南明四镇军阀除了靖国公黄得功战败而死之外,刘良佐,刘泽清以及原高杰的大部分部下,全部投降清朝,做了所谓的定策之臣,南明重臣史可法在扬州战败身亡,扬州军民在保卫战中死伤惨重。明朝的州县在清军的攻势下乱作一团,不少便归顺了清军。实际上江阴城也曾如此,清廷委任的新知县方亨粉墨登场,值得一提的是,这人前往江阴就职时,仍穿着明朝的纱帽和圆领。当清廷的剃发令传到江阴时,方亨下令众人剃发,激起了广大人民的不满,在抄清廷剃发布告时,当抄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句时,连抄写的书吏都被激怒了,扔掉笔,说:“就死也罢!”,或许在中国古代,江山社稷由谁来主导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并不重要,然而强迫剃发易服,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视尊严高于一切的中国古人眼里确实绝对无法容忍的。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连中原人民的头发和衣服都容不下,又怎能指望在之后的历史中清王朝可以带领中国跟上世界的步伐呢?江阴军民很快行动起来,囚禁并杀死了知县方亨,并击溃了常州府派来镇压的军队,义民推举典史阎应元为首领,以“大明中兴”为旗号,开始反抗清朝的统治,清廷随即派兵来攻,参加攻城的有贝勒博洛,降将刘良佐,贝勒尼堪,甚至包括三顺王之一的孔有德,参加攻城的清军有二十四万。而江阴小县城在年的夏天,总共坚守了八十一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在当时江阴城里所谓的军队,大多数是从县城周围赶来协助守卫的乡兵,或者更确切的说,江阴城的守卫者就是一群普普通通的百姓,面对二十余万清军,可以说是极其弱小,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小城,整整坚持了八十一天,清军进攻,打回去,刘良佐劝降,骂回去(有降将军,无降典史!――阎应元)在城破后,勇敢的江阴人民依旧拒绝投降,坚持作战,阎应元,陈明遇先后战死,到了最后清军“出榜安民”时,整座城所剩下的不到百人。此战清军损失近七万余人,而江阴,几乎举城战亡。雪胔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这是江阴一个普通女子在死前题写在城墙上的诗。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已经死了,但他们依旧还活着,有些人虽然还活着享受荣华富贵,但他们早就失去了灵魂,人虽然还活着,但他们的臭名早就传遍了天下。死是可怕的,但失去尊严和气节是更不能被容忍的,为了这个可以放弃一切甚至生命,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中华文明可以延续五千年,一直到今天的理由吧。抗击清军明军明军南方明军明末军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652.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