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北碚区澄江镇柏林村王家院子的十多户村民喜事不断:自家老房子的改造进入尾声,焕然一新;迁建房设计几经修改已合乎心意,即将开工;一位外来商人看到商机,签约投资上千万元,将与村集体公司联合成立企业打造亩柑橘园。“村集体的‘锅’里头有了(收益),我们的‘碗’里头就有了(分红)。”年过七旬的王家院子住户王康勇说,“看来改造工程是搞对了!”王康勇提到的改造工程,就是柏林村老院子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柏林村现有9个老院子,其中8个可以追溯到清代道光年间。年2月,王家院子被列入第二批重庆市传统村落名录,并在当年底成为柏林村第一个启动保护发展工作的老院子。老院子还没修好,就吸引上千万元的项目主动找上门,柏林村有何“高招”?“我们一开始就为老院子制定了保护与发展相融合的思路。”北碚区澄江镇镇长陈运鹏介绍,以往的传统村落大多侧重于静态保护,很少将其作为资源盘活乡村经济。▲8月11日,北碚区澄江镇柏林村老院子湖泊、道路等已完成改造。记者张锦辉摄/视觉重庆记者看到,眼前的王家院子拥有保存完整的合院,以及原石、土墙、青瓦、石桥、溪流、竹林等景观要素。院子改造完成后,将用作餐饮、民宿、书吧、研学、展示等功能区,发展乡村旅游。“我们希望实现从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转变。”陈运鹏说,实现转变的第一招,就是明确保护与发展相融合的思路,由村集体公司和专业机构提前谋划功能布局,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但是,王家院子涉及17户村民的产权,动工前仍然有8户在其中居住,他们为什么愿意把房子腾出来交给“外人”运营呢?柏林村的第二招,就是通过分类施策满足老院子村民的合理诉求。对仍有居住需求的8户村民,村集体公司以租赁的形式获得其在王家院子的房屋使用权,并预付20年租金支持其在村里合适位置迁建房屋。迁建方案由专业机构设计,外观风格是整齐划一的青瓦白墙,与村落整体景观相得益彰;房屋的朝向、功能布局、内部装饰等细节,则最大限度满足村民的想法。已经很久不在王家院子居住的9户,同样以出租的形式获得收益,并且保留房屋产权,租期满后收回房屋使用权,房屋硬件设施也比改造前的更好。有了村民的配合,柏林村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就有了实现的可能。但如何平衡好保护与发展呢?柏林村的第三招,是王家院子的打造既要修旧如旧,又要提升品质。▲8月11日,北碚区澄江镇柏林村王家院子保留着原汁原味。记者张锦辉摄/视觉重庆为了尽可能保留王家院子的原汁原味,改造工程先对每一栋房屋进行鉴定,识别出只需做加固和修缮处理的房屋,尽量避免拆除重建。改造过程中,保存尚好的木料、石料继续使用;无法使用的尽量就地取材制作,当地找不到的大块青石,再从周边区县挑选、购买。在修旧如旧的同时,许多细节也体现了品质提升。比如屋顶的瓦。以前,房屋的防水全靠铺瓦片,但瓦片容易受大风或者猫等动物外力发生位移,屋顶积攒的垃圾污垢也容易造成排水不畅,影响防水效果,导致梁柱腐蚀。而改造后的房屋,屋顶和瓦片之间打上了一层砂浆用于防水,瓦片被砂浆整齐固定在屋顶,发挥装饰和隔热的效果。又如,改造前的墙体大多是“竹片糊泥巴”,当地称“夹壁墙”,通风差、不美观,村民自己也说修“夹壁墙”是由于条件限制,希望可以改成水泥墙。于是,改造后的王家院子只在大门口和部分院墙保留了夹壁墙,既不影响室内的美观,又留住了老院子的独特记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875.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