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7日消息(记者王溪通讯员李芳皇甫丹霖)家乡人民养育了我、培育了我,我要回报给家乡的就是我的歌声。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要用好作品增强团结,用好声音凝聚力量,去做一名’德艺双馨’、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住滇全国政协委员宗庸卓玛说。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她带来了关于巩固教育扶贫成果和加大讲述扶贫故事的云南原创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扶持力度两方面的提案。
“我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歌颂党,歌颂祖国,为时代歌唱,为人民服务。”她说,云南是边疆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云南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的信念,手足相亲、团结包容,书写着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
“要用我们的文艺作品去不断地凝聚力量,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来讴歌我们伟大的时代、回馈伟大的人民,一直也是云南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和歌唱的原则。”扎根云南、心系家乡的宗庸卓玛说,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如何巩固成果,这是很重要的工作。
经过调研,她说,在边远山区和民族地区,还存在一定“因学返贫”的风险,需要各级政府引起足够重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已脱贫的,低收入家庭,不因子女上学而返贫。一些在建档立卡户,当初贫困的原因是“因学致贫”,后来脱贫也是得益于教育扶贫,孩子们上学的费用由国家负担了,脱贫的难度也就减轻了很多。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中,继续让过去的这些贫困户子女免费上学,特别是免费上大学,这是很关键的。”在她看来,有很多建档立卡户贫困的根子是没有文化、走不出大山,一旦他们的孩子都上了大学、完成了学业、有了工作之后,孩子们不仅能够自力,还可以反哺家庭,这个家庭就不可能再返贫了,所以,继续加大教育扶贫的力度,让过去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免费上高中、中专或大学,是防止返贫的最好办法。
作为文艺界的“老”委员,宗庸卓玛还关心文化的发展。她说,云南省西盟县是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一句“跟着共产党,阿佤人民唱新歌”表达了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听党话、跟党走的真挚情感。西盟县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国家级贫困县。年,率先在全国“直过民族”地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入选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从“阿佤人民唱新歌”到“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创造了“一步跨千年”的奇迹。
为讲好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精彩故事,唱响阿佤人民新时代的幸福之歌,在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旅厅和普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盟县委、县政府创作了反映直过民族佤族“千年跨越”艰辛历程的原创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该剧讲述了精准脱贫背后众多扶贫干部的艰苦努力帮扶,佤族群众摆脱了困扰千年的贫困,再次唱响《阿佤人民唱新歌》。
“这是云南文艺艺术真正的继承和传承,是少数民族文艺艺术的薪火相传。”她希望加大对原创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的扶持力度,给予国家专项资金扶持,将原创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打造成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标志性艺术精品,向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展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直过民族”的脱贫之路,着力讲好减贫的中国故事,传递好减贫的中国声音。
同时,将原创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作为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进京汇报演出和赴全国各地开展巡演,让阿佤人民唱新歌再次唱响世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推动全社会掀起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热潮,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