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云南网
云南网讯(记者胡晓蓉)记者从7月6日在澄江县举行的“抚仙湖流域植烟区氮磷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应用”现场会上了解到,经过3年的联合攻关,抚仙湖流域植烟区氮磷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对全省高原湖泊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及周边绿色农业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抚仙湖是我省9大高原湖泊之一,也是我省容量最大,深度最深的Ⅰ类水质淡水资源库。然而,随着湖滨农业生产的持续,削减流域氮磷面源污染成为了抚仙湖生态保护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为了在保护抚仙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核心烟区提质稳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由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发起,浙江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粮食作物研究所共同参与开展“抚仙湖流域植烟区氮磷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应用”的重点项目攻关。该项目以发展绿色环湖农业为立足点,调整湖滨种植作物品种结构单一为导向,以做“减法”的思路指导促进农业生产。自年以来,该项目持续突破关键技术8项,综合应用于抚仙湖植烟区小流域氮磷面源污染防治。经过3年的联合攻关,重点攻克了抚仙湖植烟区农业生产中面临的湖泊生态保护的难题。初步测算,通过项目实施,在实现农民增收的同时,累计削减氮磷输入80%以上,为抚仙湖富营养化有效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记者了解到,通过抚仙湖流域植烟区氮磷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的应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把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结合,一方面推广烤烟-蚕豆轮作,利用蚕豆根系固氮能力适当减少烤烟季氮肥的施用,应用创新的功能炭基生物肥替代烟草专用复合肥,减少化肥施用并改良土壤生态环境,大幅提高烟叶产量与产值。另一方面,构建径流水氮磷塘-溪渠高效生态阻控系统,创新净化装置,显著提高径流水氮磷阻控净化作用,使得地表径流与地下渗流,总氮总磷均明显下降。最终在小流域退水流到抚仙湖前,通过湖边淹没区构建脱氮除磷复合生态湿地系统,高效净化氮磷污染。
在此次现场会上,来自浙江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粮食作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专家们对项目实施3年来的试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抚仙湖流域植烟区氮磷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中一系列氮磷净化效率指标,阻控磷氮径流污染效率,以及复合生态系统强化净化作用等技术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