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当!

手中的瓢盆在墙上敲打出声,这动静令圈里的香猪们,像人一样激动得“站了起来”,非常兴奋等待着开饭。

吴中红走到每个猪圈前,相继为它们送上了最爱的“美食”,于是这些家伙就不再理会来人,闷头闷脑地大吃起来。

“我这里现在有香猪80多头,今年已经卖了大概70来头,收入也还不错,接下来我还想发展到头左右。”吴中红说。

吴中红是从江县刚边壮族乡三联村8位致富带头人之一,同时也是村民小组长。年以前,主要都是出门务工,之后因为一些家庭原因,就回到家中慢慢做起了这项产业。

对于养猪这件事来说,吴中红可是下足了功夫。就他还在外面务工时,主要也是从事猪场的饲养工作,丰富的经验,加上三联村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各种种养殖培训,练就了他过硬的专业本领。

“那些来给我们培训的老师说得都很好,加上我自己的实践经验,我就在想要不要把这猪尾巴给剪了,因为这猪尾巴来回摆动,会让猪消耗能量,这样下来他们吃得就多了,剪了后或许会为我们养殖户节省些成本。”吴中红乐呵呵地分享道。

吴中红的想法很新奇,但也足以看出他对产业发展的信心与热情。以前三联村民们大多都是在外打工,有才干的在外面发展好了,大多也不愿意回来,没有能人带动,没有可用的人才,三联想要发展又谈何容易。

自年贵州开放大学帮扶三联村以来,着重于人才与致富带头人的培养,依托学校资源,定期给村民们进行培训,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是要转变思想与方法,要为三联村发展培养有想法、有干劲的人才。

“扶贫的战斗已收官,扶智的征途还在继续。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基础,致富带头人是关键,我们已经从补短板,到了谋发展的阶段。但干事的前提是要有人,所以无论是对党员的培养、村干的培养或者是致富带头人,我们都非常重视。”三联村第一书记黄光彬说。

三联村现有党员31人,但学历普遍不高,帮扶单位贵州开放大学便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动员他们继续教育,为三联发展发挥更好作用。就在今年六月,村党支部书记韦国华与会计吴金贵,经过四年的在职教育,学历也提升到了大专。

“学习前与学习后肯定是不一样的,以前就是没太多想法,做事情不太讲方式方法,通过学习与我的工作经验相结合,我也有了想为大家做点什么的思路。”三联村党支部书记韦国华说。

从年到现在,从小组长到村干,韦国华已经在村里服务了8年多时间。他7年高中毕业本已考上湖北的艺术学院,可因为家庭原因没能去读,成为了一个遗憾。

后来就开始辗转广东等地进行务工,直到年需要照顾家人,才回到三联村,直到年,帮扶单位贵州开放大学动员他去提升学历后,他便高兴得答应下来。

“能有这种机会,当然是非常想报名的,要是错过就可惜了。我学的是行政管理,学校在我们县委党校就有开班上课,不但不影响我工作,学校还给我免去了学费。”韦国华说。

三联村通过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各项工作推动得也非常顺利,产业的谋划布局旅游的发展规划,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都在有序的推动当中。韦国华也在思考,怎样把他们村十二连潭瀑布群景观与巨人脚印的故事打造出来。

“接下来,我们在着力于人才培养的同时,也依托人才落实抓好各项工作,为乡村振兴开新局。”三联村第一书记黄光彬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夏华

编辑龙飘

编审田旻佳刘思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