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昆明4月15日电题:一个湖畔“90后”的“作”样人生
新华社钟源、钟群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抚仙湖是我们的靠山,总不能把它污染了吧?”身材魁梧、满脸憨厚的云南省澄江县小伙儿李作向记者感慨道。由于长年的风吹和日晒,黝黑结实的李作却是一位从小喝着抚仙湖水长大,喜欢“作”的“90后”。
抚仙湖位于云南玉溪市江川区、澄江县、华宁县之间,湖水晶莹剔透、清澈见底,是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李作的家就在抚仙湖北岸的龙街镇广龙小村。年,正在上高二的李作辍学打工。两年后,李作回到村子,开始与儿时的两个玩伴儿合伙花了元买了条船,开始了打渔的生涯。
“合伙的生意不好做,才干了一个季度,我们就亏本把船卖了,主要是因为年轻人想法儿不一样,再加上吃苦受累的活儿大家都相互推诿,又不善管理,这样自然不能长久!”李作回忆当时卖船的情景。
船卖了,可日子还是要过的。对于天生喜欢“折腾”的李作来说,不再以打渔为业,老老实实去种地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年,我听身边朋友说搞餐饮比较赚钱,且朋友们都说我家房子离湖边旅游区比较近,地段比较好,可以一起开个主打铜锅鱼的饭店,就这样再次干起来了!”李作回忆道。
这次李作的生意日渐红火。“从年到去年底,我的饭店生意前两年每年能净赚五六万元,后来每年能赚10万元呢!这主要是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地来我们湖区旅游的人也多了起来。”
李作家的生活变化是湖区人民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5年来,澄江县接待游客从.22万人次增加到.71万人次(含托管区),年均增长36.1%;旅游总收入从9.49亿元增加到77.9亿元,年均增长52.4%。
不过,随着游客增多和上游工业、生活污水的不断排入,美丽的抚仙湖变得“黯淡无光”。为保护好抚仙湖,澄江县按照“一湖三圈”的空间布局,实施了54个“十三五”水污染防治项目和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其中,为实施“湖滨生态修复圈”,当地正推进亩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和万亩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加快2.8万人生态移民搬迁。
“搬家就搬家吧,哪怕将来不让下湖游泳也值得!我从小在湖边长大,回想这么多年,无论是种地、捕鱼,还是后来的开饭店卖铜锅鱼,都和抚仙湖分不开!现在都不忍心看到人们在湖边洗车、洗狗。”李作表示。
在问到由于政府要求统一迁出湖区,对失去湖景房是否心疼时,李作坦言,“生活几十年的家,拆除自然有些不舍,但这也是为我们好,再说政府正为我们建更好的小镇。新房建好之时,也就是我的新饭店开业的时候。”
有人说“不作不死”,可在李作看来,作为“90后”,不“作”就没有更好的生活。“未来我还想去高校进修一下,然后再去大理、丽江学习一些开音乐酒吧的经验。”李作信心满满地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