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类创建工作的开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澄江被一个个美丽“光环”所环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县、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国家验收,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第二轮复审,荣获全国“七五”普法先进集体、云南省首届“最具影响力烟区”、云南省美丽县城等称号,在年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一类县考核验收中夺得全省第一……
把各类创建工作放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统筹考虑,体现了澄江特色。
一系列成功的创建工作为城市发展迎来机遇。随着以全国文明城市为代表的一系列创建活动的开展,澄江市以“多创融合”为契机,以党建引领创建,多层次多角度促进澄江从“面子”到“里子”的嬗变,城乡面貌不断刷新,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为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国际健康养生城市、国际会议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澄江以创建工作引领城市发展究竟是如何做的?
“真创”:“一把手”推动工作落实
“我们始终坚持将创文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双组长’负责制,严格落实市、镇(街道)、村(社区)、组四级主要领导负责制,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分析研判、统筹调度、督促检查。”在去年11月27日举行的云南省全国文明城市新闻发布会上,澄江市委书记孙金会介绍澄江创文工作情况时如是说。
年2月,澄江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自此,澄江市便定下“三年一次创建成功”的目标,把创文作为近三年工作的头等大事。在全市上下树立“不是创不创的问题,而是必须一次性创建成功”的目标。
“一把手”工程,既体现了对创建工作的高度重视,还展示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澄江市坚持党建引领,压实各级“一把手”责任,一级抓一级,书记抓书记,层层抓落实。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达目标”的工作思路,科学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分年度细化实施方案,高规格、高水平、大力度推进创建工作。实行“网格化+街长制”管理模式,建立处级领导包片区、部门包网格、干部包户制度,对建成区实施网格化、街长制管理。加大人、财、物保障力度,累计投入资金7.57亿元,安排工作经费万元,抽调25名专职人员集中办公,保障了创文工作顺利推进。
类似的工作机制也运用于云南省美丽县城等重点创建工作中。在创建云南省美丽县城工作中,澄江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美丽县城”建设指挥部,实行街(区)长制和网格化管理,将城区划分为5组街(区)、7大片区和68个网格,由处级领导担任街(区)长、网格组长,该市9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部进入网格开展“美丽县城”建设工作,构建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保障了指挥中枢的指令及时准确传导到每一个角落,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并适时跟进督察。
一系列成功的创建工作为城市发展迎来机遇
跳出创建抓创建:把创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在各项创建工作中,澄江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思想,不搞为创建而创建,而是跳出创建抓创建,把各类创建工作放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统筹考虑,体现了澄江特色。
以抚仙湖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澄江最大的政治。以创建工作为载体,扛实扛牢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高标准编制《抚仙湖保护和科学利用专项规划》,确定了“一中心三组团”的规划布局,合理划定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科学界定城镇边界、人口规模、开发时序和近期规划。分三个批次启动实施环湖2万余人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对一级保护区内米范围内房屋进行拆除。实施一次性截污治污工程,基本实现城区截污治污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对15.17万亩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启动“森林抚仙湖”建设工程,对常年种植蔬菜的8.6万亩坝区耕地全部实行休耕轮作,畜禽规模养殖户(场)全部退出抚仙湖径流区。
“多创融合”:资源有效整合利用
“这几年我们的工作越做越多,越做越杂。”不少在澄江工作的人常有此感受。由于多个创建项目常常交叉,需要同时发力,澄江市全面整合资源,以创文为统领,以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拆临拆违、行业规范、基础设施等重点为抓手,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云南省美丽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复审等工作,汇聚创建合力。
在云南省美丽县城创建中,全面整合分散的公共事业项目、人居环境整治、创文、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资金50亿元,为创建工作的正常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澄江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农村“厕所革命”等项目整合为突破口,以创卫、创文、创美、创森“多创融合”为契机,依托森林村庄、沿湖截污治污、自然湿地建设等生态治理工程,全面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除了完成“规定动作”,为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澄江所有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增加无障碍通道,增设残疾人专用坐便器或带扶手的厕位。
“多创”,表面上看工作量成倍增加,而通过“多创融合”,实现了资源、资金的更有效利用。从实际效果来看,“多创”形成体系,实现互补,最终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日臻完善。
日益提升的人居环境
统筹“短”与“长”: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
多年的创建实践,让城市的管理者对城市精细化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积累了更多有益经验。通过一系列创建工作,城乡生活也变得更加美好。
开展创建工作的根本目的,不是要求一时的政绩,而是要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展示澄江良好形象,为澄江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营造环境。
“强弱项、补短板”,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市政道路3.8万平方米,实施部分城区道路“白改黑”工程3.3万平方米;完成澄江市出入口景观提升和部分街区风貌提升改造项目;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94个,启动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9个;实施翠竹湾市场改造提升项目。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城市公厕二类提档升级改造和A级旅游公厕改建工作;投资万元新建凤麓中转站;投资1.74亿元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1.52亿元启动第二污水处理厂及城区污水管网配套工程。
强化精细管理,根治“顽疾”。取缔了持续近20年的非法载客“三轮车”余辆;增加公交车40余辆;增设文明餐桌宣传桌签(贴);推进“明厨亮灶”及“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工作。
创建难,巩固和发展更难。
目前,澄江正巩固成果、强化管理,进一步彰显城市的良好形象。继续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导入全域旅游理念,围绕城市规划布局,加快城乡电网、5G通信、天然气、饮用水一体化、高速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抓实农贸市场、专业市场环境改造提升,扎实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和厕所革命,完善长效机制,建好城市、建特小镇、建美村庄,努力将澄江建设成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巩固创建工作的根基。理顺社区工作关系,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强化居民自律意识。健全完善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共创共建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功能,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进一步完善创建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继续实行“街长制+网格化”管理模式,巩固创建成果。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健全完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正向激励等制度,科学设置工作考核指标权重。
今年,澄江市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中,将启动新一轮创建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全力打造高质量生态环境,加快编制集多重功能、多重价值于一体的生态廊道规划,启动抚仙湖生态廊道建设及抚仙湖5A级景区创建。启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在文旅产业赋能发展方面,将完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寒武纪小镇、广龙小镇、星空小镇旅游产业赋能培育,打造全域旅游引爆点。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紧扣“三个国际城市”目标定位,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启动国家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蒋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