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主要居住在澜沧江、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延伸地带,因山峦重叠,平坝极少,也称阿佤山区。佤族是跨越中缅两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和缅甸的佤邦、掸邦等地,中国境内还有一部分佤族散居在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昆明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大多数佤族人口集中在沧源、西盟。佤族民众在长期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存方式以及风俗习惯,构成了佤民族独有的人文社会环境。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主要体现在民族禁忌、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方面,历史上,佤族人民极为重视水源、森林的保护。
佤族灾害文化是佤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佤族所处的特殊生存环境之中衍生的,更是佤族民众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尊重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地方灾害文化体系,这套体系是对所处环境变化的响应,贯穿在佤族民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中。因此,从灾害文化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各少数民族与自然互动的关系,深入分析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云南民族地区防灾减灾本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路径,是新时代生态文明背景下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必然和现实选择。
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自觉
过去,佤族聚居区的水源林、风景林、神山一般是归村寨共有,其他林地或共有或私有,佤族对这些林地的砍伐及使用都有严格限制。在佤族村寨的周围一般都有茂盛的树林和充足的水源,榕树是佤族的“神圣之树”,同时也是佤族祭祀的首选,佤族村寨旁通常有榕树环绕,或者是寨子中心必有一棵大榕树,寨门旁的榕树被认为能够护佑村寨平安吉祥,山上的榕树则被认为能够护佑村寨谷物丰收。“树有树神”,这种认知及观念在很大程度上约束、规范了人们砍伐树木的行为,更让当地民众意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前,佤族地区不允许任何人对水源林和神林的树木进行砍伐,甚至不准到水源林和神林乱走乱动,否则会遭到神灵惩罚和村寨的制裁。正因如此,佤族村寨周边的水源林、神林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生态环境良好。当发现盗砍或者毁坏树木的行为后,“村寨会对砍树的肇事者进行及时制裁”,在调研中,据说“如果有人在水源林里砍了一棵树,被罚款是小事,还要罚栽棵树,并且保证所有的树木必须成活”。这些不成文的乡规民约使当地村民不会随意砍伐水源林及神山树木,因此,这些地方的水源林、神山上的森林植被保护得最好。
佤族聚居区除水源林、神林和坟山不得砍伐外,寨子背后山坡上的树木也不得砍伐,如西盟县勐卡镇卓嘎寨,“以前不准砍伐寨子背后山坡上的任何树木、竹子,自家砍柴要到四五千米以外的自留山上砍伐,所以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卓嘎寨水源头的出水量非常大,即使是冬春季节箐沟的溪水也有脸盆那么粗”。而且,佤山树木砍伐的时间规矩是“七竹八木”,即七月砍竹子、八月砍树木,这个时间砍伐的竹木不容易被虫蛀,耐用时间较长,还有利于森林植被的保护。
历史上,佤族各村寨对水源林、神林、坟地和其他林地进行管护采取的都是共同监督的方式,即无专人看护林地,但每个村民都会自觉参与到森林管护的监督之中,使森林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佤族村寨周边水源林、风景林、神山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森林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少了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和水灾、旱灾的发生。
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佤族作为主要居住在山区的少数民族,长期受各种自然灾害影响,在此过程中已然形成一套认知和应对灾害的价值观和宇宙观,因同一民族生存环境有异,受外界影响有所不同,佤族中关于灾害的神话传说、节庆习俗、传统禳灾仪式及其日常践行体现出地方性认知的多样性及复杂性。
灾害本身并不具有民族性,但各民族灾害文化却具有反映本民族历史、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民族禁忌、宗教信仰的鲜明特征。佤族灾害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基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其复杂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生物资源,人文社会环境包括其刀耕火种的游耕方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节日、习俗、禁忌、建筑、服饰等等。从广义层面来讲,佤族灾害文化包含物质、精神、制度三个方面,物质层面体现在其饮食、服饰、建筑、生产等之中,精神层面体现在其信仰、仪式、风俗、禁忌等之中,制度层面体现在其习惯法、乡规民约之中,具体又呈现为灾害心理、灾害伦理、灾害教育、灾害宣传、灾害记忆、防灾减灾知识手段及技术等。从狭义层面来讲,佤族灾害文化包含灾害认知、灾害思想、灾害文学及艺术、灾害传说、灾害应对、灾害心理、灾害记忆、灾害伦理、灾后重建等内容,具体又呈现为佤族灾害传说与地方性认知,如地震、干旱、火灾、雷击灾害;佤族祭祀仪式与防灾减灾,如求雨仪式、叫谷魂、祭山神等;佤族节庆习俗与防灾减灾,如火把节、新米节;佤族传统灾害应对与当代灾害应对又有所区别与联系,传统的灾害应对被动多于主动、民间力度大于政府力度,而当代的灾害应对方式则是主动积极防灾减灾、以政府为主导,而官方与民间对于灾后重建的回应主要体现在政府在灾后的恢复和治理,民众在灾后的被动,也有少部分个案表现为民众的主动回应,而且相对于被动回应的民众,在灾后社会、文化方面能更有效地进行协调与转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