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的眼睛、云南的名片、全国的财富。”这是人们对抚仙湖的高度赞誉。
在抚仙湖径流区内,每一个村庄的群众都力图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好抚仙湖这颗高原明珠。澄江市龙街街道忠窑社区白土坡新村,一个只有21户83人的小村子,坚持从垃圾处理的“小事”做起,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汇聚保护抚仙湖的“大能量”。
图为澄江市龙街街道忠窑社区白土坡新村村民按照“湿垃圾”和“干垃圾”的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投放。
6月21日下午,村民雷文芬等人在屋外收拾小白鱼,忙着为当天的晚餐准备一些美味。收拾干净后,雷文芬将小白鱼的内脏等小心包好,然后走到不远处的小广场边上,将其投进专用的“湿垃圾箱”。
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小广场上,就数两个标有“龙街环卫”字样的垃圾箱最为显眼,其中一个写明是“湿垃圾箱”,另一个写明是“干垃圾箱”。雷文芬说,菜梗菜叶、果皮果壳、剩菜剩饭、动物内脏等易腐烂的要投进“湿垃圾箱”,废纸板、饮料瓶、酸奶盒、塑料玩具等要投进“干垃圾箱”。
澄江白土坡新村,垃圾分类更宜居。
澄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任晓克介绍,年7月,澄江市被确定为全国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市后,结合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合并实施,把白土坡新村作为澄江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点进行建设。
为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利用,白土坡新村按照《抚仙湖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澄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要求,以城乡垃圾“四全三有两保障”为总体目标,遵循“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流程,落实村内垃圾收集处理责任。
图为白土坡新村建设的无害化卫生公厕。
村内21户人家,每家门口都放置了一个分类垃圾桶,村民按照“湿垃圾”和“干垃圾”的标准对垃圾进行初次分类。村民分不准的,再由保洁员按照“二次四分法”的相关要求进行二次分类。
该村还投入了一套处理规模为kg/d的生活有机垃圾处理设备,建成投运一座日处理0.5吨的餐厨垃圾处理站。垃圾分类持续推进,大大改善了村内环境卫生状况,减少了蝇虫乱飞、臭气弥漫的情况,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更为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村民的餐厨垃圾经过收集处置,还能产出生物有机肥用于生态农业,实现“变废为肥”。
图为白土坡新村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工作人员将餐厨垃圾处理后生产的有机肥料免费送到村民家用于农业生产。
环境就是民生,宜居才更幸福。村小组长王祖德告诉记者,白土坡新村是修建澄呈高速的搬迁安置区,年时村内道路尚未硬化,也没有完善的雨污收集系统,村民虽已厨卫入户,但都不敢在家里边上厕所,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遍地漫流,空气中什么味道都有,整个村子虽有新房却无新貌,村民的幸福感很差。
图为白土坡新村建设的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对餐厨和生活垃圾的日处理能力达公斤。
如今,白土坡新村不仅推进完成了村内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及娱乐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还通过污水收集治理工程建设,铺设污水收集主管网米、入户支管米,建设雨水沟渠米,建成一座30立方米的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成功实现雨污分流,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同时,按照“厕所革命”要求,同步在村内建成一座占地面积48平方米的无害化卫生公厕,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稳步提升。
图为白土坡新村建设的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对餐厨和生活垃圾的日处理能力达公斤。
《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年)》提出,要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动员村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激发内生动力。白土坡新村将农村生活垃圾保洁收费制度、村庄保洁员制度、生活污水治理及公共设施管护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常态化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村庄,让抚仙湖周边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云南网记者茶志福杨峥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992.html